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 ·
  • ·
  • ·
  • ·
  • ·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Lice 发布时间:2017-04-24 阅读: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他山之石
丽江交运做好最后一公里旅客接送服务

    丽江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2015年到丽游客已经超过了3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08亿元。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并已成为丽江的支柱产业。
    丽江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江交运)作为以旅客运输为主营业务的道路运输企业,曾经既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促进者,又是受益者。但近几年来,由于受高铁、民航、网约车、非营运车的冲击,原有客运业务已难以取得大的发展。如何延续我们的产业、如何稳定生产经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是当前整个道路运输行业都面临和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此,丽江交运也在积极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寻求以旅客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市场变化,开发多元化、定制化客运产品的途径。从紧跟市场变化,适应市场发展、满足旅客需求的产品方面入手,综合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环境、旅客出行需求、企业自身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等各方面的情况,经反复的评估和研判后,最终认为:根据丽江旅游城市的优势和旅客到站后的首要需求,将解决最需要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作为开展延伸服务的切入点。
    针对站场周边情况,结合丽江旅游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公司在对旅客进行调查和市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开展车站接送客延伸服务的报告”报送到相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给予了肯定和积极支持,并在业务上给予了指导。
    自去年开始,丽江交运开展了为到站旅客实行最后一公里的送客服务,通过3个多月的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从中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挖掘了市场的变化发展趋势,对旅客的心态、需求等有了更深的认知和了解,为企业今后服务的延伸、应对市场的需求转变、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运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的资料。
运作模式
    开展送客服务主要以到站的中长途班车旅客为主,其中游客数量占到95%以上,且基本都是前往大研古城(丽江古城)和束河古镇,或者就是居住在这两个景点周围的酒店和客栈。因此,我们以两个景点为中心,在丽江汽车客运站、高快客运站两个地方设立了送客点(中转点),旅客到站后,无需在到站外选乘其他交通工具,只需乘坐我们提供的专线送客车辆,即可实现零距离换乘直达目的地,从而为旅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运行路线:一条为客运站——丽江古城(环古城一圈)全程12公里;一条为客运站——束河古镇(周边)全程9——14公里。并可根据旅客需求,承接直达火车站、飞机场的临时包车。

    送客车辆
    接送车辆及人员安排:车辆以公司的储备运力车辆、闲置运力为主,车型为7——19座的商务车、小型车。驾驶员为公营车辆驾驶员轮流排班接送,并安排专人进行车辆调派、组客、登记、发车工作。接送时间从第一辆进站车开始至末班车进站为止(11:00——20:00分左右)
    1、从侧面解决了主管部门关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2、开展此项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受到了旅客的高度赞扬和肯定,企业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
    3、为到站旅客树立了一道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杜绝了旅客在站外乘坐黑车、非法营运车从而引发被抢骗、欺诈和强买强卖等情况。
    4、挤压了站外黑车、非法营运车围绕车站进行抢客拉客的情况,客运站周边秩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得到了净化,服务窗口形象明显提升。
    5、树立了良好的城市第一印象,游客出行体验感、满意度上升,为旅客下一步的二次需求如旅游包车、再次接送服务等建立了信任关系,成为游客二次消费的潜在选择客户。
自运行两个多月来,共计发送车辆1500多台次,运送旅客1.1万余人,收入五万余元,初步实现了盈亏平衡(在下一步的计划中,公司计划引进纯电动车进行接送,将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在送客的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商机如:有部分旅客因我们的服务而建立了信任关系,提出需要请帮助定酒店、包车到景点、机场等二次需求服务,这些二次潜在消费(服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是道路运输企业在运游结合、转型升级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他接客到站服务:通过关注企业公众微信号“丽江交运”并购票成功后,选择“需要上门接我到客运站”并支付费用,即可享受我公司的上门接送到站服务,开通的第一季度,已经上门接送旅客近700人次。
发展方向
    我们得出的经验是,主管部门的支持、站点路线的选择、送达距离及游客的乘坐率等都是运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道路运输企业以前靠吃政策饭、资源饭,动辄一辆车年利润几十万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客运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公路长途班线优势已经尽失,将逐步被高铁、飞机取代,而长途停运下来的大型客车要么以抓客流高峰期、加班或企业厂矿的定制公交化运行生存,要么转向旅游包车;中型客车在中短途客运市场也岌岌可危,而车辆小型化+定制化+网络化+零距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车辆(硬件设施)的投入适应市场需求后,软件(服务)的提升才是旅客最终的需求。目前,旅客出行的观念和需求已经从以前的“走得了就行”转向“方便、快捷、门对门”服务,现在的黑车为什么能有生存之地?就是适应了市场和旅客的需求,因此,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改变思路,通过网络信息科技化、通过精准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才能赢得市场的一席之地。


 

,
 
 

上一篇:传播平安 普及知识
下一篇: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