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战略资源,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推进改革创新,有助于实现企业综合价值和员工工作价值最大化。分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坚持做好日常基础工作,勇于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适应客运市场发展步伐,分公司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入手,每年初制定员工培训计划,通过岗前、集中、分散培训、岗位轮换、实际操作等多种培训方式,向员工灌输新知识、新理念,使员工熟练掌握相关岗位服务流程,全面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仅今年2季度,分公司就举办各种政策、业务操作、安全消防等培训达10余次。通过经常性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消除了管理和业务操作流程中存在的短板,员工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努力创新,提升效率
员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工作执行的能力,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还能促使用工制度灵活高效。分公司在岗位适应能力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科室内部不同岗位轮换、科室与科室间的岗位跟班轮换和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形式,打破不同岗位、不同部门间的隔膜,充分发掘员工潜在的工作能力,实行一岗多职,一职多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员工适应各岗位工作的能力。在人员作息时间上,分公司改变以往固定模式,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想方设法提高人员作业效率。根据客源情况,适时调整岗位人员作息时间,采用错峰上班,充分保证岗位之间的衔接到位。在运输高峰期,四站人员集中统一调配,如春运节前,从总站抽调人员到东、南站协助售票、行车,到火车站配客点协助节前夜间售票、维持秩序,到行包快运中心协助工作;节后,总站出现客流高峰,从东、南站、行包快运中心抽调人员到总站协助售票、验票、调度工作,行政后勤人员每逢节假日、高峰期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接听电话、回答旅客咨询、引导旅客自助售票、维持检票秩序,缓解一线人员压力,同时,灵活安排人员在岗作息时间,在人员紧张和高峰期时段,把素质好、能力相对强一些的人员安排在岗,专门设高峰岗及连班。根据分公司生产要求适时安排员工休假,所有休息安排都根据客流情况灵活调整,使单位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发挥。在稳定员工队伍的同时,积极探索各类能进能出的灵活用工机制,目前,分公司正式员工数由高峰期270多人逐步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00人,为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
三、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分公司力求在人力资源上实现高效、持续发展,以岗位管理为核心,推动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动态考核机制。以积极、开放、实用的人力资源政策,凝聚起员工队伍“强磁场”,以适应客运市场的变迁和发展。在每年公司《管理规定汇编》和分公司《员工手册》修订之后,对更改的内容进行说明和公示,并打印签收表,让所有员工签名确认。在招聘员工订立劳动合时,向每位新聘员工发放《员工手册》,把岗位职责、业务(安全)操作流程、劳动报酬、劳动保障、劳动纪律等方面规定要求预先告知,使劳动用工做到有章可循,规避风险。严格按照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做到手续齐全,公平公正。根据用工岗位风险不同,对临时、辅助性岗位用工,按188~280元/人•年区分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且在中途可以更换受益人,为企业规避了一定的风险。
四、激励员工,助推发展
为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薪酬考核方面,一是以绩效工资为主体,每年制定《员工工资考核办法》,实现薪酬与岗位联动,深化绩效考核应用,加大考核分配力度,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二是严把管理细节,对管理人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每季度对其工作状态和管理质量及管理能力进行量化考核,将责、权、利关系有效统一,对管理骨干、主办采取每季度分档考核,与工资收入、评先挂钩,以提高管理骨干的创新意识,提升执行力;三是实施员工服务工作动态化监督管理,开展了“星级员工”工资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奖优、罚劣”的评比效能,各班组分别制定了实施细则和评分项目,将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培训时间、成绩纳入考核,注重服务细节,通过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对员工做好人好事、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加分奖励,通过不断向员工灌输正能量,建立起提升服务效能的长效管理机制。在员工劳动保护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职工劳动保护管理规定,积极落实员工的各类关爱措施,在寒冷季节,及时为通风口工作的岗位配备取暖器、为夜间巡逻人员配备棉大衣;在酷暑时节,为一线岗位员工配备电风扇、草帽、每天熬制凉茶。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员工作业环境,保护员工身心健康,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新世纪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深知,分公司所做的这些工作,离现代企业客运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紧跟时代前进步伐,继续为新世纪的创新发展倾心尽力。
二O一八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