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
  • ·
  • ·
  • ·
  • ·
  • ·

浅谈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Lice 发布时间:2019-08-29 阅读:

“安康杯”优秀论文选登
    曾经在企业管理培训中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一流的企业用文化管人,二流的企业用制度管人,三流的企业用人管人。”可见,“管人”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因为人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用文化管理的企业属于“高大上”的企业。
    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安全文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是得到企业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行为和安全文化物质四个方面的内容。   

    安全文化理念是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理念文化的物化体现; 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企业安全物质文化是指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器物和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好环境氛围,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公司的主业是公路旅客运输,在创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之下,公路客运行业安全责任重大,在安全监管领域和煤矿一样同属于“高危”行业,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所以建设公司安全文化很有必要。
    下面从社会发展、行业监管、企业发展及经营管理四个层面剖析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工业社会以前的农耕渔牧时代,人类社会的安全威胁主要来来源于自然界,基于对洪涝、干旱、台风、暴雨、雷电(引发山火)等自然灾害的无可抗力或有限抵御(如兴修水利工程),此时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安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综合性对策,安全认识进入系统论阶段。
    而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20年的事。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评审事故中提出的。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1年首次定义“安全文化”的概念,随后,安全文化理念引进到我国核工业及传统产业。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严格监管以及企业对安全文化的自觉认识和运用,安全文化的内涵也将越来越丰富,社会及企业安全文化的整体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企业通过建设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素养,营造安全风险防控和事故预防的人文氛围(自觉接受和遵守共同的安全观念)和物态条件(安全投入、物质保障方面)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这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进入健康良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主动建设安全文化,增加安全投入,安全治理能力和管控水平必然提高,安全生产更加有保障,企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社会经济更加稳定发展。
    二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需要
    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作了出系列的重要指示、论述,政府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明显变化,明查变暗访,实地检查代替听汇报,隐患整改治理多了“回头看”。
    在2018年省安委会安全生产综合考评中,有专门针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考评项目。考评中首提的“一图、一牌、三清单”(即安全风险分布图、告知牌,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及安全风险应急处置措施清单)建立情况,就是安全文化制度层面的建设,将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安全隐患排查”前置到“安全风险管控”,筑长安全防线。还有“五个一”活动开展情况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可见,安全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越来越重视。
    三是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安全发展的核心。公司作为赣州市公路客运龙头企业,一直重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连续多年公司自上而下开展的“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每年的指导思想和活动主题不一样,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时代安全生产的新要求,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防线。
    要使活动的开展真正具有安全文化建设作用,不是发一个文件、拉几条横幅和喊几句口号,而是要让每一位员工真正、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去,组织一线班组全员参与,认真开展“十个一”活动: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做到遇事不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开展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吸取事故教训,起到警示作用;开展查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可以及时消除隐患和纠正违章行为,进而通过活动开展营造遵章守纪的自觉行为,培育爱岗爱企的主人翁责任心,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主观能动性。
    公司安全发展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前提,如果公司经营生产失去了安全保障,就失去了发展基础,尤其是像公路旅客运输这样高风险的行业,安全发展理念必须深入人心。
    安全生产,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而建设公司安全文化,才是长效保障机制。如在公司内部营造公司关爱员工、员工爱岗奉献的行为氛围,让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观念,进而构建一种行为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员工有归属感,公司有责任感。员工有凝聚力,公司有生命力。公司有生命力就有了长远发展的命脉。
    四是经营成本节约的需要
    在服务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第一生产要素,劳动力成本也是生产经营成本中主要构成部分。劳动力成本除了体现在企业为劳动者支付的工资、奖金以及各项社会保险外,还有人的个体差异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如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经验等不同,具体表现于工作当中,是否能熟练操作本岗位流程、是否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是否自觉维护公司利益等等,会因个体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用人成本。
    前面阐述安全文化概念时已经讲到安全文化是“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自觉接受”、“自觉遵守”、“共同安全价值观”。
    当一个企业的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时,就达到了以文化管理的高度,这时企业的用人成本最低。为何这样说呢?还是从安全文化的概念中的关键词来论述,“自觉接受”、“自觉遵守”的反义词分别是“故意拒绝”、“故意违反”。想想,如果一位驾驶员在行车途中“故意拒绝”安全提醒、“故意违反”交通规则,其后果多么可怕!再比如一位车站行李安检员,不认真履职,导致乘客携带易燃易爆品进站乘车,其后果也很严重。案例:2011年7月22日,一辆从山东威海到湖南长沙的双层卧铺客车发生火灾,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2019年3月22日,一辆从河南郑州开出的旅游大巴发生火灾,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伤。这两起事故均为乘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乘车所致。
    除了主观意愿方面的用人成本差异,还有因个体的工作能力、经验、认知不同在做同样的工作中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而导致的成本差异。当企业内部有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让每个员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时,企业经营成本自然就最节约了。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安全文化符合国家、社会、公司及员工利益,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和持久竞争力所在,所以,公司推行安全文化建设非常必要。站务分公司 廖瀚忠)

 
 

上一篇: 参加公司管理(业务)骨干以上人员学习培训收获和感想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